2017—2021年乐山市居民主要死因探究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
杨红,张瑶
目的 通过分析2017—2021年乐山市居民主要死因分布特征,及对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,了解乐山市居民死亡和影响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,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。方法 利用Excel 2022和SPSS 24.0软件对2017—2021年乐山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的报告粗死亡率、死因顺位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。不同性别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结果 2017—2021年乐山市居民年均报告粗死亡率为680.05/10万,标化死亡率为396.89/10万;男性报告粗死亡率(783.41/10万)高于女性报告粗死亡率(573.15/10万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χ2=573.095,P<0.001);前5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、恶性肿瘤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损失和中毒、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,慢性非传染性疾病(简称慢性病)导致的居民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6.12%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.66岁,其中男性为78.09岁,女性为83.56岁。影响居民寿命损失的前3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;去循环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后,期望寿命分别增加6.65岁、3.00岁和2.81岁。结论 慢性病是导致乐山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,也是造成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,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人群死亡疾病谱不同,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宣传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综合防控慢性病,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。
期数:2024,40(8)
页码:1003-1009
关键字:死亡率;死因;期望寿命;慢性非传染性疾病;
出版日期:2024-08-28
DOI:10.19971/j.cnki.1006-4028.23349